进入菜单 进入原文
Go Top

文化

《漫话国乐》 奚琴打令 / 不烧火 / 煎肉饼、鸟打令

#漫话国乐 l 2022-04-28

漫话国乐

《漫话国乐》 奚琴打令 / 不烧火 / 煎肉饼、鸟打令

朝鲜王朝后期有一位叫赵秀三的书生,约5、6岁时在街上偶然目睹了一位独特的琴师。其实琴师的真实身份是乞丐,以拉琴作为讨钱手段。乞丐一头白发又年迈,不好意思讨人家吃的,就拉奚琴给施舍他的人家献上一曲。有趣的是,那位乞丐老人有一套逗人的本事,每次拉琴先开口说:“奚琴,你来奏一曲。”接着奚琴好似答话一样,开始奏起音乐来。不仅如此,乞丐老人还边拉琴、边讲一些有趣的故事,比如一对老夫妻豆粥吃多了,肚子疼得直打滚;淘气的松鼠跑进酱缸下面;南汉山城的盗贼到处乱窜等等,老人家还用奚琴把有趣的情节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不难想象在小孩儿的眼里,乞丐老人的精彩表演一定是很神奇的。不过,更神奇的事情还没说呢。


55年后,赵秀三经历了更神奇的事情。当年他迈入了花甲之年,有一次偶然又看到了儿时的那位乞丐老人。神奇的是,老人的容貌和55年前一模一样,也依然演奏着同样的音乐跟人家讨饭吃。赵秀三不由得发出感叹说:“老人家起码年过100岁了,此等奇事,实属罕见。”


其实直到近代,在街市上仍不难见到边拉琴边讲故事的乞丐,名为“奚琴乞丐”。1993年在忠清南道论山录音的《奚琴打令》中就留下了奚琴乞丐的痕迹。

忠南论山连山面白石里《奚琴打令》/奚琴-朴秉基(音)


据说赵秀三还对趣闻轶事深感兴趣,还撰写了一本书,题为《秋斋纪异》。这本书介绍了当时具有独特资历且鲜有耳闻的商人、小偷、艺人、妓女等普通老百姓的趣闻轶事,包括刚才介绍的以拉琴讨钱的乞丐老人,还有孙盲人也是其中之一。


朝鲜王朝时代,盲人很难从事社会活动,因此主要以给人家算命或念经来谋生。不过孙盲人就不同了,他比起算命,更擅长唱歌,而且他唱的不是人人都能哼唱的民谣,而是高尚有品位的歌曲。《秋斋纪异》中介绍孙盲人天天在人流不息的街市上用细嗓子唱歌。当他一展歌喉时,必会吸引众人的围观,人们投给他的铜钱像下雨般洒落在地上。有趣的是,孙盲人数钱数到100个就会毫不犹豫地匆匆离开,还自言自语地说:“够了,可以去小酌一番了。”


“不烧火也能煮熟的锅,

不喂饲料也长得结实、脚步稳健的马,

善于织布的小老婆,

自动装满的酒壶,

供牛肚的黑母牛,

若今生拥有此五件,便足矣。”

这是男唱歌曲《不烧火》中的一段歌词,也许孙盲人也是抱着这种心

态在街上卖艺讨钱的。

男唱歌曲羽调骚耸《不烧火》 / 李东圭


赵秀三的著作《秋斋纪异》中还有关于统营阿童的故事。阿童是来自南部地区统营的瘸腿小乞丐,不幸的是,在他10岁时,弟弟突然失踪了,这让阿童伤心过度,哭了整整好几天,最后哭得眼睛都瞎了。雪上加霜的是,没过多久父母也过世了,孤苦伶仃的阿童从此开始四处奔波寻找遗失的弟弟。途中为了充饥,还讨饭吃,这时他就唱《百鸟谣》等一般艺人很少唱的新歌,因此吸引了人们的视线。


《百鸟谣》中有这样的歌词:

“黄莺擅于唱歌,适合当小妾。

燕子口才极佳,适合当丫头。

麻雀一身彩色花衣,适合当禁军。

白鹳脖子长,适合当捕快。 ”

家喻户晓的民谣《鸟打令》可以说是从这首歌演变而成的,直到最近依然在各地传唱。随着岁月的流逝,歌词稍微改变了,可依然以鸟类比喻人的职业。因为副歌部分都有“煎肉饼”一词,因此以《煎肉饼》为曲名广为传唱。

庆南河东郡岳阳面新垈里上新垈《煎肉饼》 / 朴汉钟等人,

《鸟打令》/ AUX

推荐内容

Close

为了向听友提供更好的服务,KBS WORLD Radio网页正在应用Cookie和其它相关技术。您持续浏览本台网页,将被视为您已同意利用上述技术和本台的《个人信息处理方针》政策。 详细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