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菜单 进入原文
Go Top

历史

清官的代名词 梧里李元翼

2012-12-27

清官的代名词 梧里李元翼
在12月19日举行的韩国总统大选中,韩国未来五年的最高领导人终于尘埃落定,人们也开始关心新一届政府的成员构成,而多年的历史经验也证明,人才的选拔并非易事。因为内阁成员要有强烈的爱国心、可迎接未来的才华、能读懂时代趋势的洞察力和领导能力、不为千夫所指的品德和老练的社交能力等诸多能力。那么韩国历史上最符合上述条件的人物又是哪一位呢?最近出了一本非常有趣的书,它从朝鲜王朝的诸多能人中选出最理想的人选,组成了最豪华的官场阵容。在七百多个高官要职中,宰相一职的最佳人选由宣祖时代的名臣-梧里李元翼当选。那么在这众多的人才之中,李元翼脱颖而出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1547年,李元翼生于汉城府榆洞的达川坊(现钟路区东崇洞一带),他是太宗李芳远之子-益宁君李袳的曾孙。李元翼在17岁的时候考中生员试,进入成均馆学习。五年后的1569年,他在文科别试中及第,第二年便担任承文院的副正字(从九品),开始了其仕途生涯。到他35岁的时候(公元1582年), 他已经历任户曹、礼曹、刑曹的佐郎、礼曹正郎和为君王答疑的弘文馆应教等职。虽然他是一个无公事则足不出户的人,但是其过人的才华依然得到了洞察力敏锐的李珥、柳成龙等人的认可。同年,他任职同副承旨(正三品),这是一个奉王命进行物资调动的职位。然而,他坦荡的仕途也开始出现动荡。1583年,因都承旨(官名)朴谨元和领议政(官名)朴淳不和,而导致承政院遭到弹劾。其它的承旨都将责任推给都承旨,但是李元翼却坚持不肯牺牲同僚而让自己免于责罚,最终自己被革职。雪上加霜的是,第二年李元翼的父亲去世,这使他退隐官场长达五年的时间。1587年,他重新被任命为黄海道安州牧使。在这个位置上,李元翼重新发挥了自己过人的才能。他向朝廷申请一万石粮食以救济饥民,又广发种子而换来较大的丰收。此外,他还将兵卒的训练制度由每年4次改为每年6次,又将桑叶养蚕的方法引入安州地区,使养蚕业得到较大的发展。李元翼也因此被百姓称为“李公桑”,其含义也和养蚕的桑叶有关。
李元翼中年以后的命运也和国家的命运一样万丈波澜。公元1592年,壬辰倭乱爆发,李元翼任平安道的都巡察使护送国王避难。第二年,他在夺回平壤的战争中立功,升任为平安道的观察使。1598年,李元翼成为领议政,是朝鲜王朝的最高官职,但他却为保护柳成龙而辞官。1608年,光海君即位,李元翼重回“领议政”一职,致力于战后重建工作。他还施行金堉所提议的“大同法”,即将所有的贡品统一为大米,这一举措加大了对地主的赋税,却减轻了一般百姓的负担。然而1614年,永昌大君被赐死,第二年连仁穆大妃也将被废。李元翼因强烈反对“废母论”而被流配至洪川。1623年,仁祖发动宫廷政变即位,将李元翼重新招回,使他重新担任领议政。像这样,李元翼先后五次担任领议政,却一直住在两间茅草房里。
在《承政院日记》仁祖9年(1631),姜弘重向君主报告李元翼病情的记载中,有如下的内容:
“所居之处为陋木所搭之两间草屋,屋小只得容身,简陋至极。居所为历代先人之墓旁,亦无半亩田地。家人只靠每月俸米得以延命。”
虽然从官40余载,但是刚直的李元翼却是两袖清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安贫乐道。1634年,李元翼辞世,享年87岁。据记载,李元翼的身高只有三尺三(一米左右),因此被人称为“矮脚宰相”。但他却拥有比任何人都宽广的胸襟,他置荣华富贵于不顾,站在了百姓的一边。也正是因有了这样的宰相,并不富有的朝鲜王朝才得以延续了五百年,成为“礼仪之邦”。

推荐内容

Close

为了向听友提供更好的服务,KBS WORLD Radio网页正在应用Cookie和其它相关技术。您持续浏览本台网页,将被视为您已同意利用上述技术和本台的《个人信息处理方针》政策。 详细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