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有分析指出,随着南中国海争端导致紧张加剧,东南亚国家纷纷扩大军费支出,购买韩国武器取代中国产品,韩国军工业有望从中受惠。
香港《南华早报》15日在题为《东南亚寻找新军火供应方 中国受损韩国受益》的报道中作出了上述分析。报道指出,虽然中国是东南亚地区的主要军火供应方,但是受到地缘政治矛盾的影响,该地区国家正在寻找其他供应方,性价比出色、政治风险低的韩国产军火正在迅速扩大市场份额。
随着南中国海地区的军事紧张加剧,这一趋势日渐凸显。中国主张对南中国海约90%海域的领土权,与越南、菲律宾、(中国)台湾、马来西亚、文莱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摩擦不断。
报道指出,与中国频频冲突的菲律宾是增长最快的韩国军火出口市场。泰国等与中国不存在领土纷争的国家以及越南等使用原苏联武器的国家也正在成为韩国军火的新客户。
菲律宾正在进行增购12架韩国产FA-50战斗机的谈判,该国曾于2014年引进该机型并运营至今;菲律宾还计划到2028年为止部署包括6艘海上巡逻舰(OPV)在内的12艘以上的韩国产舰艇。越南购买约20门韩国产K9自行火炮的谈判已进入收尾阶段,预计很快将签署合同。
另外,新加坡智库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伊恩·斯托里指出,泰国曾是中国产军火最大的东南亚客户,不过在购买中国产潜艇失败后,有可能不会再寻求购买中国产军火。
泰国于2017年与中国船舶工业贸易有限公司(CSOC)签订了购买三艘S26T型潜艇的合同,但是欧盟(EU)禁止对华武器出口后,中国无法使用德国产发动机,泰国遂于2023年取消了合同。
专家指出,东南亚国家和中国的政治共同点、经济纽带日渐弱化,且南中国海争端导致东南亚国家对中国缺乏信任、日益偏好西方标准武器系统,因此韩国产军火在该地区成为备受瞩目的替代方案。
位于夏威夷火奴鲁鲁丹尼尔·井上亚太安全研究中心的拉米·金教授指出,韩国军火品质优秀,相较美国及西方国家在价格、引进效率方面拥有优势,地缘政治紧张加剧推升了东南亚对武器的需求,韩国作为主要供应国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科林·科尔指出,韩国军火在东南亚的魅力来自于政治信任。在东南亚,没有人视韩国为威胁,且韩国文化有着很大的包容力,在韩国与东南亚推进政治、经济和军事协议的过程中,这种软实力是相当有效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