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11日是李在明总统就任一周的日子。
在没有总统职务交接委员会的情况下,直接上任的李在明总统表现出了比起“破格”更注重“稳定”、比起“理念”更注重“实用”的态度。
有分析认为,由于紧急戒严事件和总统被弹劾等社会混乱和经济停滞已经持续了很久,因此,比起进行急剧的变化,李在明政府更专注于做该做的事情,以安抚民心。
李在明总统的稳定、实用基调明显体现在人事方面。
李在明总统就任第一天只提名了国务总理候选人金民锡,除前法务部长官朴性载外,其他部长集体提交的辞呈全部被退回。这被视为只要没有参与戒严事件疑惑等决定性问题,就暂时与前任政府出身的官员组成“共存内阁”,以稳定地管理政局。今后长官级人士将综合国政企划委员会提出的国政蓝图、国民推荐制试点运行等,从长计议。
李在明总统落实了相当一部分总统秘书室室长及首席秘书级人选,对企划财政部、外交部、产业通商资源部等一些部门进行了次官级(副部长级)人事任命。
李在明总统首先任命需要紧急应对的经济和外交部门的实务领导人选,从优先政策入手,进行“选择和集中”式的国政运营。
有评价认为,特别是秘书级和次官级人选的重点放在了具有现场经验和能力的实务型人士。
经济和外交部门的次官级也是在相关领域具有长期政府工作经验的人员中提拔。
总统室还安排了国家安保室长魏圣洛、经济增长首席秘书何骏坰、财政企划助理柳德铉等在相关领域理解李在明总统思路的“战略性”人士。
这些举措为认为政府欲尽量减少人事的突然变动,着重于李在明总统的经济和安全政策构想在工作层面得到充分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