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当地时间5日对特朗普向包括韩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征收关税的合法性进行审理。
在长约三个小时的口头辩论中,原被告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交锋。该案核心点有二:其一是国会是否依据被特朗普作为关税征收根据的《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将征收关税的固有权限赋予总统;其二是贸易逆差是否构成国家紧急状态。
特朗普政府代表表示,总统之所以动用紧急权限,是因为贸易逆差令美国濒临经济及安全灾难。
政府代表还指出,关税有助于贸易谈判。若美国与各国达成的协议被取消,那么美国将沦为失败的国家。
提起诉讼的中小企业和12个州则反驳称,关税即税收,只有国会具有征税权。
原告方还称,该法律并未向总统赋予可向任意国家无限征收关税的权力。
据CNN等美国媒体报道,最高法院法官大部分为保守派,但不少法官在辩论中均对特朗普政府以紧急状态为根据所提出的主张提出质疑。
该案一审、二审均裁决政府征收关税属违法。但即便最终败诉,白宫仍可援引《贸易扩展法》第232条、《贸易法》第301条等条款,继续征收关税。
美国最高法院通常需要6个月才能作出裁决,但该案件不仅事关美国,更受到全球各国的关注,最快数周内就有可能作出裁决。
预测认为,若最高法院裁决政府败诉,那么特朗普今后将很难随心所欲地对特定产品征收任意水平的关税。
若特朗普政府赢得官司,那将意味着特朗普可依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所规定的“国家紧急状态”,在不受国会牵制的情况下继续征收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