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室

韩半岛全视角

北韩历史

20世纪90年代

金日成死亡和遗训统治

金日成时代末期虽然内政非常稳定,其一人统治体制不容挑战,但在内部出现矛盾,经济停滞、封闭和孤立的状态下,又发生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系的衰落,北韩的经济和对外关系陷入危机。北韩迫切需要变化和寻求突破,当时北韩促进南北韩首脑会谈也与北韩面临的这种状况有关。在这种情况下,金日成主席的死亡,降下了一个时代的帷幕。

金日成死亡

金日成于1994年7月8日凌晨2时死亡。但北韩当局却是在金日成死亡后的34个小时后,即7月9日中午12时才通过“特别广播”正式宣布这一消息。正式宣布的死亡原因是“因操劳过度于1994年7月7日因心肌梗塞而病逝”。葬礼在死后11天的7月19日举行。与苏联的列宁和中国的毛泽东一样,遗体经过防腐处理后,安置于锦绣山议事堂。

遗训统治

北韩的世袭体制从1970年代就已经开始。金正日认真地学习接班,接班似乎没有任何问题。但在共产主义国家,权力世袭前所未有,尤其从未有过上一任领导人成功地把权力移交给他指定的下一任继承人的情况,因此金日成死后,北韩的权力交接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但北韩发生了按照常理难以理解的情况。金正日并未继承任何职务,仅以最高司令官的名义,依照金日成的遗训统治北韩。这种情况持续了3年。在这3年内,金正日实际统治北韩,金日成仍然是北韩的主席,在形式上金正日并未继承主席权位,因此人们将其称为“遗训统治”。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与北韩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家长制传统和韩半岛特点相结合,建立了权威性统治理念――主体思想就是金日成主义的理论体系有关,才成为可能。金正日在承受世袭权力的压力、遭遇经济困难、北韩在国际社会日益孤立的背景下,选择了高举金日成的权威,逐步巩固权力基础的方法。金正日以“忠孝”为名,不断加强金日成的偶像化宣传,并自然而然地将金日成的领袖魅力继承到自己身上,树立领导人形象。这种做法,不仅限制了各种反对势力发难,也巩固了金正日1人统治体制。

缓冲期的经济计划(1994∼1996)

北韩在1993年举行的党中央委员会6届21次全体会议中,公开承认第3次7年经济计划的失败。并将以后的3年(1994∼1996年)定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缓冲期”,将“农业、轻工业、贸易第一主义”作为这一时期推行的新经济战略。这本来和金日成的死亡无关,但凑巧的是在金正日体制正式扬帆启程之前,经济也在准备进入缓冲期。

北韩核危机

所谓“第1次北韩核危机”是指1993年北韩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北韩于1992年1月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签署了核安全保障协议。国际原子能组织对北韩进行了6次核查,发现北韩生产了几公斤可制造核武器的钚元素,这和北韩向该组织申报的90克大有出入。结果,国际原子能机构要求对北韩进行特别核查,遭北韩拒绝,北韩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美国与北韩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进行了将近1年时间的谈判,但没有取得成果。1994年6月,韩半岛危机加剧。这时,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对北韩进行了访问,与金日成就重开北美会谈达成了协议。结果,美国与北韩在日内瓦重开会谈。1994年10月,美国负责核问题事务大使加卢奇和北韩外交部第1副部长姜锡柱签署了以美国向北韩提供轻水反应堆,北韩进行核冻结为主要内容的日内瓦核框架协议,

从时间上来看,日内瓦协议是在金日成死后签署的,但金日成后期已构建了北美关系的基本框架。

金正日时代 – 先军政治

所谓的“遗训统治”是北韩独有的特殊的政治现象,这成为巩固金正日继承体制的基础。“遗训统治”结束,北韩正式进入金正日时代是1998年金正日被拥戴为国防委员会委员长开始的。当然,主席职位“永远”属于金日成,“遗训统治”形式依然存在,但金正日打起了“先军政治”的旗帜,稳稳地成为北韩独一无二的最高领导人,拉开了金正日时代的帷幕。

金正日时代的开幕

在1人统治体制下,领导人病故是最大的危机。历史上,共产国家独裁政权领导人死亡后引起的激烈的权力斗争就证明了这一点。北韩的情况也是一样,金日成的死亡为国家带来了危机,但北韩长期以来为继承问题进行的准备和事后采取的“遗训统治”措施,顺利和稳定地收拾了危机局面。

从“遗训统治”进入“金正日时代”的第一步,是1997年10月8日金正日被推举为劳动党总书记,金正日被推向北韩政治体系的前台。1年后,也就是在1998年9月5日召开了第10届最高人民会议。金日成死后,一直没有举行最高人民会议,它的开幕意味着“新时代的开幕”。第10届最高人民会议第1次全体会议修改了宪法,再次拥戴金正日为国防委员会委员长,从而正式拉开了金正日时代的帷幕。

1998年修改的宪法名为“金日成宪法”。在宪法序文中推崇金日成为“永远的主席”,宪法规定:“拥护坚守和继承发扬金日成同志的思想和功业,最终完成主体革命伟业”。金正日体制的正当性和正统性借着“永远的主席”金日成而得以确立。

根据修改的宪法,除了金日成以外不得有国家主席,使得北韩不再有国家元首。因此,只好由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国防委员会、内阁等分担国家主席的权力和职务。在形式上,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应由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担任国家元首的角色。但实际上,除了最高人民会议、党、内阁等之外,还有国防委员会这一国家最高统治机构,国防委员会委员长才是实际的国家最高领导人。已故国家主席金日成仍然通过遗训统治北韩,国防委员长金正日继承遗训,成为北韩的实际领导人。也就是金正日获得了和金日成同等的地位,金正日体制成为金日成体制的延续。

先军政治

所谓“先军政治”是指通过将军队置于最优先的地位来维持体制和推动经济建设的军事主义和经济实用主义的双重战略,也是金正日时代的国家战略。先军政治的概念和“强盛大国”概念同步而行,即把“通过先军政治建设强盛大国”作为目标。先军政治是北韩突破体制和经济危机的战略,利用北韩唯一可用的资源——军队来维护体制和建设经济。北韩给“先军政治”下的定义是“重视军队和加强军事力量”,是“依据人民军队的威力,加强推进革命和建设的整体事业的政治”(劳动新闻)。并将其目标定为建设强盛大国――“国力强盛的国家,任何侵略者都不敢侵犯的无敌国家”。

“先军政治”的理念和构筑金正日体制是一脉相连的。过去北韩也曾用过“先军”一词,在金日成死后也曾提出类似概念。北韩新闻媒体所说的“重视军事的革命思想”,“党、军队、人民浑然一体和强调军队担任先锋队角色的政治”等是指称现在的“先军政治”。“先军政治”成为国家运行的核心概念是在1997年10月国防委员长金正日强调军队担任的角色以后开始的,他说:“无论经济多么困难和造成多大的经济负担,也要先军(队)后劳(劳动者,即工人)”。当时国防委员长金正日被拥戴为劳动党总书记。1998年起,“先军革命思想”、“先军革命领导”等词汇开始出现在北韩正式文件和劳动新闻等新闻媒体。1998年9月,在举行最高人民会议第10届1次会议的前后,“先军政治”成为北韩的主要理念。

苦难的行军

金日成死后,北韩面临体制危机,接着又出现了更大的变故,那就是1995年开始的所谓“苦难的行军”。“苦难的行军”是体制危机加上北韩经济的局限性、社会主义国家的衰落等因素造成的北韩社会的整体危机。从1995年到2000年为止,北韩实行了6年的“困难的行军”,为维护体制而挣扎。

北韩经济的停滞不前在金日成死亡以前就已经成了严重的问题,加上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衰落,北韩在政治、外交以及经济方面完全处于孤立的局面。在冷战时期,尽管面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经济制裁,但北韩与社会主义国家保持交流与合作。但社会主义阵营崩溃后,北韩经济完全被孤立。在这种情况下,金日成的死亡,加上体制危机,使北韩面临严重困难。

这一时期最大的问题是北韩的粮食危机,北韩地区饿死者层出不穷,到了不得不向国际社会求援的地步。由于北韩体制的特点,外界无法获得准确或者相对可靠的统计资料。因此,外电经常作出“1百万饿死者”的报道,电视上也报道了北韩儿童在市场上行乞的情况,北韩粮食短缺已经到了超过想象的地步。专家预计,在这一时期,大约有150万至300万人饿死。

金日成死后发生的整体危机情况,从某种程度上是促使北韩国防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日不得不实行“遗训统治”的一大原因。

“苦难的行军”是北韩参照中国共产党的“大长征”打出的口号。“苦难的行军”本来是指金日成和日本军打游击战的时期,从1938年12月开始到1939年3月在鸭绿江沿岸边境一带突破了日军重围,和日军进行20多次战斗,进行100多天的强行军的经历。1956年8月,延安派和苏联派联合起来对付金日成,金日成与各派系进行斗争的1年7个多月的时间被称之为第2次“苦难的行军”。1995年开始,北韩面临严重的粮食和经济困难,这算是第3次“苦难的行军”。

北韩提出“苦难的行军”口号,将眼前的困境和历史事件结合在一起,显示出度过危机的意志。北韩将“苦难的行军精神”定为“誓死拥护领导人的精神”,将经济困难和体制危机联系在一起,认为解决经济困难是维护体制之路。

2000年10月,北韩在劳动党创建55周年之际,正式宣布“苦难的行军”结束。劳动新闻(10月3日)回顾6年来的情况时说,这是“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或人类史上,不曾有过的重大考验”。金正日也在第二年5月底6月初非正式访问中国的时候表示,“现在朝鲜结束了‘苦难的行军’,面临新的局面”。“苦难的行军”是北韩最严重的体制危机时期,是居民遭受饥饿痛苦的惨痛经历,也是巩固了金正日体制的“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