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负(승부)
2025-04-29
ⓒ Getty Images Bank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忽视身体的浮肿,殊不知有些浮肿可能意味着身体出现了严重问题。
1、起床发现“肿眼泡”——查查肾。早晨起床照镜子发现“肿眼泡”,如果前一天晚上没有喝太多水,就要警惕肾脏是否出了问题。肾脏病(如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肾衰竭等)是可能引起水肿的原因。肾性水肿多为凹陷性水肿,常见于颜面部和下肢,伴随小便量少、尿蛋白高。
小提示:持续按压水肿处5~6秒,然后松开,如果在松开后10秒内未恢复原有状态,就是凹陷性浮肿了。
2、面颊、四肢肿——查查内分泌。如果眼睑、面颊或四肢等处水肿,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激素分泌过多等内分泌系统疾病都有可能引起。其中,甲减性水肿较多见。由于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腺素分泌不足,全身代谢速率减低,导致体内黏多糖在组织和皮肤堆积,表现为黏液性水肿,即非凹陷性水肿。
3、下肢肿——查查心脏。心源性水肿常出现下肢水肿,合并肾脏病时水肿可能会出现在眼睑、面部,多伴有呼吸困难、心慌、一活动就累、颈部静脉变粗等症状。检查心脏可发现有器质性杂音和心脏扩大等病理性改变。最常见的原因是心力衰竭,右心功能不全者多见。心肌病、心肾综合征等都可能导致。
4、下肢肿并向上蔓延——查查肝。慢性肝炎、重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疾病会导致肝脏合成血浆蛋白的能力降低;从而引发下肢可凹性水肿和腹水,逐渐向上蔓延,头面部和上肢常无水肿。
5、先消瘦再水肿——当心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引起的水肿前常有消瘦、体重减轻等表现,水肿常从脚部开始,逐渐蔓延至全身。长期腹泻、进食少、消化功能减退或患有慢性病的人往往会缺乏营养,长时间“入不敷出”导致血浆蛋白减少,胶体渗透压降低,从而引起营养不良性水肿。
6、经期前“肿”了——特发性水肿。这类水肿主要发生于中年女性,约半数病人有轻至中度肥胖。往往是脚部水肿,多随月经周期变化,会在经前7~14天出现眼睑、踝部及手部轻度水肿,但经期后会逐渐消退。另外,站立时间较长或劳累时出现,平卧或休息后可逐渐消失。目前认为可能与神经内分泌代谢功能紊乱、雌激素分泌异常导致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有关;也有人认为源于长时间站立后,水钠潴留引起浮肿,平卧后改善。这种水肿对身体影响较小,一般无需服药治疗。
(文中窍门来自张艳秋听友)
2025-04-29
2025-05-05
2025-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