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弘道是朝鲜王朝时代的著名画家,善于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其中描绘风土人情的风俗画尤为传神。比如,在题为《书堂》的作品中,他细腻地描绘了被老师训斥而落泪的学童、在旁戏笑的孩子们以及眼见弟子哭泣而难为情的老师,各个人物的表情淋漓尽致地被表现出来,这是金弘道最具代表性的名作。在《摔跤》中,两名摔跤手紧紧地把住对方的布腰带互相角力,其中,在场卖糖的少年满不在乎的表情非常引人注目。另外,在题为《舞童》的作品中,他生动地展现了一个孩子在笛子、奚琴等民俗乐器的伴奏下挥舞着长袖跳舞的情景,这些作品独具一格,一眼就知道这是金弘道的作品。
除了风俗画以外,金弘道还善于创作宫廷画、神仙图、佛像等多样的作品,更值得一提的是他在音乐方面也颇有造诣,所以今天给大家介绍金弘道这位画家与音乐的故事。首先请大家欣赏的是由大笒演奏家朴龙浩、奚琴演奏家金泳宰、笛子演奏家崔庆万等人联合演奏的《大风流》中的“念佛打令”。
(音乐1)
刚才大家欣赏了《大风流》中的“念佛打令”。
金弘道于1745年出生于没落的贵族家庭,他从7岁左右拜文人兼画家姜世晃为师学习画画儿,在姜世晃的推荐下进入宫廷,在掌管图画的图画署担任画员。古代,国王的肖像称为“御真”,在图画署,金弘道的实力很快获得肯定,20几岁就画了英祖父子的御真。
金弘道不仅才华横溢,人品也高尚,很多古代文献记载金弘道的为人。据传,金弘道为人宽宏大量、风度翩翩、无拘无束,犹如神仙般悠闲自在。有的文献还记载金弘道神采飞扬,凡是见了他的人都觉得金弘道超凡脱俗,非同凡响。
通过金弘道的作品也能一目了然地了解他在音乐领域的造诣。《檀园图》描绘了画家姜熙彦、旅行家郑澜与弹玄琴的金弘道聚在一起享受音乐的情景。接下来,请大家欣赏由玄琴演奏家李世焕、大笒演奏家黄圭日演奏的《灵山会相》中的“中灵山”。
(音乐2)
刚才大家欣赏了《灵山会相》中的一段,我们可以想像在《檀园图》中金弘道弹奏的乐曲和《灵山会相》差不多。
金弘道的作品《布衣风流图》被后人认为是金弘道的肖像。布衣指麻布衣。在古代,没有当官的儒生通常身着朴素的布衣,在《布衣风流图》中,举止端庄、穿着布衣的儒生弹着琵琶,面前摆着笙簧。古时候,琵琶与玄琴一样是儒生喜爱的乐器,笙簧则作为神仙吹奏的乐器经常出现在古代文献中。这幅画中,儒生的周围还有象征气节的刀剑和手卷、葫芦瓶等物品,展现出了儒生超凡脱俗、刚正不阿、勤俭朴素的形象。
据传,金弘道还擅于吹洞箫,曾听过金弘道洞箫演奏的文臣成大中生前留下这样的记录,他说,“其旋律清高而震动丛林,自然之声为之屏住呼吸,在远处倾听,犹如神仙坐着鹤鸟吹奏笙簧从天降临”。艺术是一脉相通的,因此像金弘道一样精通画画儿的人又擅长音乐。在节目的最后,请大家欣赏由短箫演奏家金重燮吹奏的乐曲《灵山会相》中的“打令” 。
(音乐3)
《欣赏曲目》
(1)《大风流》中的“念佛打令”(대풍류 중 염불타령)/ 大笒-朴龙浩、奚琴-金泳宰、笛子-崔庆万,朴承律、长鼓-张德华(音)、鼓、金东源
(2)《灵山会相》中的“中灵山”(영산회상 중 중령산 1 大笒 장, 2장)/玄琴-李世焕、大笒-黄圭日
(3)《灵山会相》中的“打令”(영산회상 중 타령)/短箫-金重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