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菜单 进入原文
Go Top

历史

韩国抒情诗人 金素月

2012-09-13

韩国抒情诗人 金素月
9月7日是24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白露”,介于处暑和秋分的这个节气可以说是真正令人感受到秋天的节气。在这样一个节气里,韩国人的心中也渐渐感受着秋意。尤其是今年的“白露”,恰巧是诗人金素月诞辰110周年之日,更加令人心生惆怅。因为金素月是一位备受爱戴的诗人,他将韩国人传统的“恨”用乡土之情抒发了出来。
1902年9月7日,金素月出生于平安北道的龟城郡,原名为金廷湜。他的父亲因被日本人殴打而患上了精神病,2岁的金素月只能由做采矿生意的祖父抚养。他在祖父膝下学习汉学,并先后在私立学校南山学校和五山学校中学部学习。三一运动爆发后,五山学校被关闭,他转入培才普通高等学校学习。也就是在这里,他由一位平凡的学生成长为世人皆知的诗人。1915年,曾在曹晚植、徐椿、李敦化等人门下读书的金素月遇到了他一生的文学恩师金億。1912年,20岁的金億就开始发表诗作,1921年,他又将保尔•魏尔伦与夏尔•波德莱尔等人的诗译成韩文,发行了一本叫做《懊恼的舞蹈》的韩国最早诗集。1923年,他发表了原创诗集《海蜇之歌》,对韩国现代诗风格的形成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就在金億在母校教书的时期,金素月正好入学,他在金億的教导下学习创作诗篇。1920年,金素月在杂志《创作》中发表了《浪人之春》和《想念》,正式进入文坛。

金素月也是从这时开始使用笔名“素月”。他在诗《遥远的未来》中写道:
在遥远的未来,你若寻我,我的话也许已“忘记”;
你若心中怨恨,“很久以后将会忘记”;
若你依然怨恨,“将因不信而忘记”;
不在今天或昨天忘记,而是在遥远的未来遗忘。


《遥远的未来》用一种间接性的表达方式,发表于《学生界》第一号刊,这首诗受到了整个文坛的瞩目。后来转入培才普通高等学校学习的金素月又于1922年在杂志《开辟》中发表了《金草丛》和《妈妈、姐姐》等诗,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尤其是他在同一杂志里发表的《金达莱花》,成为了他的代表作。

你若不再想见我,离去时,我会悄悄地送走你,
从宁边的药山上采来金达莱花,撒在你离去的路上。
离开时,你轻快的步伐请踩在那花上,
等你不再想见我,要离开时,我死也不会流泪。


这首诗的韵律是“三步拍”,可以配合呼吸自然的朗诵出来。它描述了对心中那个他的爱,在离别时痛彻心扉却要努力抑制自己的那种感情。可以说,它表达的是西方的任何一首诗都无法表达的韩国式的爱。刚刚20岁的金素月,在日本殖民时期既不是唤起民族独立的思想家,也不是为之斗争的战士。但是他自然地继承了民谣的传统,用时而轻盈,时而悲壮的声音,用韩国自己的语言和旋律唱出了民族的“恨”。这种旋律与情感与广大读者产生了共鸣,人们称年轻的金素月为“民族诗人”。
这样,获得了一大群读者的金素月于1925年发表了诗集《金达莱花》,并于同年5月在发表了诗论,迎来了作家生涯的顶峰。然而,他在文坛中所获得的成就和名声并未能为他带来幸福的生活。
1923年,金素月进入日本东京的商科大学学习后不久,日本发生历史罕见的“关东大地震”,金素月被迫退学。回国后,他在他的祖父运营的矿井帮忙。后来,因为采矿生意失败而家势中落,他搬到了岳父家龟城。在那里,他接办了东亚日报支社,却再次遭遇失败。金素月从此丧失了生活的信心,于1934年12月24日服毒自杀,享年32岁。虽然英年早逝的这位诗人很久以前就离开了,但是他五、六年来的文学生涯所留下的154篇诗与诗论,却一直抚慰着韩民族受伤的心灵,被广为传诵。

推荐内容

Close

为了向听友提供更好的服务,KBS WORLD Radio网页正在应用Cookie和其它相关技术。您持续浏览本台网页,将被视为您已同意利用上述技术和本台的《个人信息处理方针》政策。 详细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