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菜单 进入原文
Go Top

焦点

韩造船业去年订单量创八年新高 进入超级周期

2022-02-12

新闻

ⓒYONHAP News

在经历长期低迷之后,去年韩国造船业接获的订单量创下八年来的新高,重新进入超级周期。随着市场对克服新冠疫情的预期和经济复苏,海运量出现增长,再加上对环保、智能船舶的需求上升,韩国造船业发挥了技术优势。


去年韩国造船订单量为1744万修正总吨,是2013年1845万修正总吨以来的最高纪录。这较前一年增长一倍多,较2019年的958万修正总吨增长85%。韩国接获的订单量占到全球总订单量的37%,仅次于中国,排名全球第二。


现代、三星、大宇三大造船巨头均接获了100亿美元以上的订单。现代三家公司现代重工、现代尾浦造船、现代三湖重工获得228亿美元订单,三星重工获得122亿美元订单,大宇造船获得108亿美元订单,分别超出目标值的53%、34%和40%。


这一势头延续至今年。自1月6日接获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订单以来,大宇造船至今已签署了三艘液化天然气运输船、一套海洋成套设备的建造合同。现代重工集团的造船控股公司韩国造船海洋共接获24艘订单,已完成全年目标额174.4亿美元的16.7%。


这主要是因为全球造船业界进入了老旧船舶替换期这一超级周期。再加上因新冠疫情而低迷的海运量有望重新增长,环境有关规定的加强催生了对环保、智能等新型船舶的需求,从而推升了订单量。此外,韩国船企的竞争力和技术力也是重要因素。在过去十年低迷期之中,韩国造船业仍坚持提高技术力,拉开了与其他船企的差距,在高附加值船舶领域独占鳌头。


尽管总体订单量不及中国,但是在环保和高附加值船舶方面韩国则大幅领先。去年韩国占据了大型集装箱船等高附加值船舶总订单量的65%、液化天然气船等环保船舶总订单量的64%,均排名全球第一。环保和高附加值船舶是全球造船业的大趋势,因此具备技术优势的韩国预计将继续领先。韩国还正加快研发下一代船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氨燃料动力船。氨燃料不会排放二氧化碳,且供给稳定,易于保管、运输和处理,被认为是适合碳中和时代的船舶燃料。


不过由于经历了十年的低迷,韩国船企需要解决熟练工流失造成的人手短缺和原材料价格猛涨等问题。

推荐内容

Close

为了向听友提供更好的服务,KBS WORLD Radio网页正在应用Cookie和其它相关技术。您持续浏览本台网页,将被视为您已同意利用上述技术和本台的《个人信息处理方针》政策。 详细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