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有句俗话:“不懂垄沟也能种庄稼。”一般来说,播种前的第一步就是起垄和挖沟。“起垄”就是把土地垫高、整平,用于种植作物 ;而“沟”则是垄畦之间的低洼部分,用于排水或蓄水。对农夫而言,沟挖得深一点很重要,因此也常说:“每条沟都有福气。”不过,再好的垄畦和沟渠,每年也都要重新翻土、耙平,重新起垄开沟。 所以又出现了这样的俗语:“垄畦变水沟,水沟变垄畦。”意思是说,土地上的高低起伏,人为安排,随时都可能颠倒。古人认为垄畦和水沟蕴含着人生的智慧,不仅给那些处于困境的人带来希望,也让那些高高在上、骄矜狂妄的人懂得谦虚。更重要的是,这些朴素的道理,正是从顶着烈日辛勤劳作的农夫们身上学来的。
《锄头谣》 / 演唱-金景培
在韩国,不懂盘索里的人也大多都听过赵相贤这一名字。赵相贤名唱于1939年在全罗南道宝城出生。上小学时就好学向上,为了学习汉字前往私塾。12岁那年,他寄宿在盘索里名唱郑应珉先生家中,开始系统学习盘索里。郑应珉先生年轻时曾在首尔活跃,回乡后致力于培养后起之秀,郑权镇、成昌顺等实力派艺人都是他的徒弟。赵相贤在郑应珉门下潜心学习了整整七年,奠定了扎实的功底。后来,他来到首尔,成为另一位名唱——朴绿珠女士的义子,并正式加入国立唱剧团。1974年,他在全国名唱大赛荣膺大奖;两年后的1976年,又在第二届“全州大私习游戏全国大赛”上一举夺冠,从此声名远扬。
朝鲜王朝时期,曾对盘索里进行系统整理的学者申在祥指出,一位优秀的盘索里艺人,首先必须具备的条件就是形象(外貌),曾有一篇登载于报纸专栏的文章,对赵相贤名唱做出过这样的评价:
“这位艺人不仅身材魁梧,五官端正,口才出众,还具有与生俱来的歌喉。当他头戴纱帽、身着长袍、手执折扇走上舞台,一开嗓唱起盘索里,立刻让人感到整个舞台都被他的气场填满。”
赵相贤名唱不仅一表人才,实力出众,还拥有让其他艺人都羡慕不已的好运气。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电视在全国范围普及,唱剧也开始定期通过电视播出,赵相贤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抓住机遇大展才华,一跃成为炙手可热的明星艺人。更令人钦佩的是,去年85岁高龄的赵相贤名唱依然登台献艺,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与喝彩。
盘索里《沈清歌》中“沈盲人重见光明” / 演唱-赵相贤名唱
在韩国,“音乐”一词通常指的是西方音乐,而传统音乐则被称为“国乐”。从字面上看,国乐的范围似乎比西方音乐更小一些。但近年来,国乐和西方音乐的界限变得模糊,传统的“韩国风”不断与西方音乐产生碰撞与融合,国乐与西方音乐在交流中彼此借鉴、共同发展。
其实早在高丽时代就有中国音乐传入韩半岛。 宋朝曾向高丽赠送乐器和乐谱,派遣乐师。其中流传至今且广为演奏的中国音乐就是《步虚子》。“步虚子”意为在空中步行,本来是道教仪式中演奏的音乐,据说描绘的是神仙飞天升空的景象。在古代,宫廷举行大型活动时,常常演奏《步虚子》。然而,这首乐曲在传承的一千年间经历了许多变化,不仅歌词失传,还失去了中国色彩和特点。到了现代,经过复原才发现,汉字歌词其实是祈求太平盛世的内容。
《步虚子》汉字歌词以“天门海日先红,绛纱玉斧,瑞气怡融……”开头,意思是,朝阳自海上升起,映红了天际,霞光如绛红轻纱,远山或云影宛若玉斧,祥和瑞气弥漫四方。在此斟酒献给天公许愿。第一,愿君王万寿无疆。第二,愿朝野清平安宁。第三,愿此世太平,盛世长留。
宫廷音乐《步虚子》/ 演奏-国立国乐院正乐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