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菜单 进入原文
Go Top

《漫话国乐》 阵雨 / 宗庙祭礼乐 / 六字拍

#漫话国乐 l 2025-08-21

漫话国乐

《漫话国乐》 阵雨 / 宗庙祭礼乐 / 六字拍
朝鲜王朝前期的文人徐居正,号四佳亭,意思是“有四种美丽之物的亭子”。“四佳”指的是梅花、竹子、莲花和海棠花。
“帘影深深转,
荷香续续来。
梦回孤枕上,
桐叶雨声催。”
徐居正在他的诗《睡起》中描写了一个夏日午后的情景:他在莲花旁的亭子里小憩,忽然被哗啦啦的雨声唤醒。在这样平凡的午睡时光里,寻找生活的情趣和韵味,这或许就是古代读书人所向往的生活吧。
《阵雨》 / 演奏-Seulgidoong

世宗大王堪称韩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明君。在这位君王的丰功伟绩中,音乐领域的成就也是不容小觑的。世宗大王不仅精通乐理,还亲自作曲,在音乐方面颇有造诣。不过,当时的音乐并非单纯的休闲娱乐,而是一种治国理念的体现。世宗大王是以“礼乐思想”治理国家的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以“礼”规范人的行为,以“乐”陶冶性情、沟通情感,通过礼仪和音乐促进社会和谐共存。

不仅如此,世宗大王还通过音乐找到了度量衡体系的物理基准。国乐的基准音律,叫“黄钟”,指的是在一定厚度的竹筒里放进小米后吹奏时发出的音律。世宗大王将放了小米的竹筒命名为“黄钟尺”,以此测量竹子的长度。同时,放入黄钟尺中的米粒的体积和水量,分别成为测量体积和重量的标准。然而,竹子和米粒的大小会因气候变化而发生波动,因此世宗大王下令朴堧制作一个没有误差的黄钟尺。朴堧采用青铜管代替竹筒,用蜂蜡揉成米粒形状代替小米,经过多次实验,制作出了当时最精确的黄钟尺。随后,基于这一经验,他又制作了此前从中国进口的编磬、编钟等乐器。朴堧辅助世宗大王,致力于钻研和整理当时的音乐,因此被后世尊为与高句丽玄琴创制人王山岳、新罗伽倻琴大师于勒齐名的三大乐圣。
宗庙祭礼乐《定大业》中“昭武、笃庆、永观” / 演奏-国立国乐院正乐团

犹如各地有不同的方言,韩国民谣也因地区不同,拥有各自独特的曲调和唱法,这种民谣特征被称为“土里”(音译,토리),相当于“调”。例如,首尔和京畿地区的民谣特征被称为“京土里”(京调);黄海道、平安道等西部地区的民谣特征被称为“愁心土里”(愁心调);江原道和庆尚道地区的民谣特征被称为“除草土里”(除草调);全罗道等南部地区的民谣特征被称为“六字拍土里”(六字拍调)。

人们较为熟悉的南道民谣如《珍岛阿里郎》和《强羌水越来》,以及盘索里和《神房曲》等音乐,通常以“六字拍土里”构成。《六字拍》本是全罗道地区广为流传的民谣,以六拍为一个长短而得名。这首民谣的独特之处在于歌词可由唱歌的人随意改编,可内容大多描写离别的痛苦。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六字拍》以这样的唱词开头:“即使种满了百草,也绝不会种植竹子。竹箭飞去,竹笛悲鸣,带着思念用竹笔作画。离去、哭泣、思念的你啊,种了又有什么用呢……”其中“竹箭飞去”象征和心爱之人离别。“竹笛悲鸣”则代表留下的自己在哭泣。“用竹笔作画”比喻对爱人的思念。最后,歌词表达了“不愿再种下那样被无情利用的竹子”,借此隐喻再也不会把爱人“植入我心”。这首歌不仅曲调哀婉动人,而且唱词经过许多艺人的精雕细琢,别有一番情趣。
《六字拍》/ 演唱-金秀妍名唱等人

推荐内容

Close

为了向听友提供更好的服务,KBS WORLD Radio网页正在应用Cookie和其它相关技术。您持续浏览本台网页,将被视为您已同意利用上述技术和本台的《个人信息处理方针》政策。 详细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