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菜单 进入原文
Go Top

历史

奠定了三国统一基础的君王 真兴王

2012-09-06

奠定了三国统一基础的君王 真兴王
朝鲜著名的学者、创立了秋史体的著名书法家金正喜在研究铁器、石碑刻字的“金石学”上颇有造诣。1816年,他在北汉山的僧伽寺附近发现了一个石碑。石碑的表面覆盖着厚厚的苔藓,乍一看没有其它特别的痕迹。但是经过一番小心的探索,金正喜突然发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文字。虽然上面有些字的笔画已经变得模糊,但以“真兴王巡狩碑”为开头的这个碑文上,记载着新罗真兴王于公元555年,为了纪念从百济手中夺得汉江流域的土地而巡访北汉山的事迹。也就是说,这个石碑是象征着新罗灿烂历史文化的一个纪念碑。
真兴王为金氏,名彡麦宗或深麦夫,生于公元534年。他是曾经讨伐于山国(现郁陵岛与独岛)的智证王之孙,也是法兴王的弟弟葛文王之子。公元540年,法兴王逝世,但法兴王的夫人未能为他生得一子,于是王位由7岁的真兴王继承。但是让幼小的真兴王去统治一个国家并非易事,于是在他长大成人之前的十多年间,实权一直由他的母亲只召夫人掌控。在这期间,只召夫人任命占领于山国的异斯夫将军为“兵部令”。这样一来,异斯夫实际上掌握了兵权,于是权力由贵族议会的“和白制”转向中央集权制。此外,新罗朝廷所建的首座寺庙兴轮寺也顺利建成,朝廷还允许普通百姓出家为僧,并支持佛教的发展。在母亲建立国家朝纲之时,年满18岁的真兴王在他登基后12年,也就是公元551年终于开始亲政。
正式开始统治国家的真兴王根据“新罗迎来新生”之意,改年号为“开国”,他视察全国各地,对领土表现出极大的关心。公元551年,真兴王做了一件任何一位新罗君王都没有尝试过的事。那就是在高句丽受到北方突厥族的侵袭之机,与南部的百济结盟攻打高句丽,结果百济军占领了汉江的下游地区,而新罗则占领了汉江上游的十座城池。真兴王对高句丽的弱点了如指掌,且对时机的判断十分准确。两年后,他又派兵攻打百济。因为他接受了高句丽的建议,那就是若新罗不再攻击高句丽而去攻打百济,则新罗所占领的领土会全部得到高句丽的承认。之前在与高句丽军的战争中已经疲惫不堪的百济军,终于没能抵挡住新罗军的攻击,从高句丽手中夺得的汉江下游土地也被新罗占领。为此,百济重整旗鼓,由圣王做先锋来攻打新罗。公元554年,百济联合大伽倻一起攻打忠清北道沃川的管山城。然而,新罗军早已掌握了圣王的动向,直接将其擒获并杀死。这位年轻的君王陆续迎来胜利的战果,公元555年,他在原伽倻联盟所在地、现庆尚南道的昌宁设立了下州。第二年,他又将疆土扩张至咸镜南道的安边,并于此设立了比列忽州。六年后,新罗吞并了古灵的大伽倻,将其领土全部纳入版图。
像这样,真兴王将新罗的领土扩张至原来的三倍,其功绩甚至可与高句丽的广开土大王相媲美。公元568年,他改年号为“太昌”,对新开拓的领土进行巡访,并立下纪录了自己功绩的“巡狩碑”。真兴王对外是一位骁勇善战的君主,而对内又是一位爱民的贤君。公元572年,他又一次更改年号,根据“施鸿政以济民”改年号为“鸿济”。他为了纪念战死的将士,召开“八关筵会”。574年,真兴王在黄龙寺建造了一个高达五米的“丈六像”。576年,为了培养文武兼备的人才,他又创设了“花郞制”。虽然真兴王最终只活了43岁,但是他所培养的花郞却成为了后来新罗统一三国的原动力。因此,提起真兴王,人们想到的不仅是一个讨伐周边势力的强大王者,更重要的是,他是为韩国史上的三国统一奠定了重要基础的卓越领袖。

推荐内容

Close

为了向听友提供更好的服务,KBS WORLD Radio网页正在应用Cookie和其它相关技术。您持续浏览本台网页,将被视为您已同意利用上述技术和本台的《个人信息处理方针》政策。 详细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