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ATA[News - Chinese [KBS WORLD Radio] | 科技]]> 15 zh <![CDATA[韩国中学生多款人工智能创新产品亮相]]> 韩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迎来第四次工业革命之际,培养软件方面的人才至关重要。近期以初中生和高中生为对象举行了人工智能(AI)竞赛大会,未来人才们突出的创意吸引了人们的视线。    当天上演了一具玩偶掉进水槽里拼命挣扎的情景,人工智能救援系统捕捉到异常动向后,立即发射了塑料PET瓶,进行救援工作。这是一名高三学生发明的人工智能救援系统,当有人掉进河流中,救援系统能够自动发射救生圈。高三学生金元浩(音)说,救援的黄金时间最为重要,人工智能监控系统捕捉到有人掉入水中,就会立即发射救生圈。   拍下衣服的照片后,人工智能系统就会根据天气情况进行搭配,并用语音予以告知。高二学生韩昌勋说,盲人感到最困难的就是认知衣服的颜色、衣服的种类、衣服是什么花纹,为盲人解决这种困难,我们的人工智能运用了基于数据流编程的符号数学系统。   一家IT企业近期举行了初中生和高中生参加的人工智能竞赛大会,多款别具一格的产品亮相,吸引了人们的视线。当天的竞赛大会盛况空前,来自全国各地的400多名学生参加,最终7个小组获选,IT专家们在今后的两个月时间里将担任这些小组的导师,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实战经验。浦项制铁DX人工智能技术集团研究院朴成赞(音)说,像这样整合硬件和软件技术制成产品,对我们来说,也是不容易做到的,学生们令人赞赏。   这些梦想成为人工智能专家的未来主人公,正在为实现他们的愿景向前迈进。 ...

[more...]
]]>
KBS WORLD Radio Wed, 06 Sep 2023 13:29:51 +0900 科技
<![CDATA[韩中小城市夏天气温高于大城市]]> 韩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一般认为,大城市的夏天气温比中小城市更加酷热,但最近研究结果显示,中小城市反而比大城市更容易出现高温天气。    国立气象科学院对1973年至2020年48年期间的30座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气象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最近中小城市的高温升高势头超过了大城市。   据分析,每10年人口规模超过100万的大城市出现高温天气的机率为1.6天,人口规模超过30万人的中小城市为1.8天。在另一方面,人口10万人左右的农村等地区仅为1.1天。   中小城市每10年平均气温上升趋势为0.38度、大城市为0.36度、农村地区0.23,中小城市最高。   城市气温逐年升高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化效应,韩国16个城市的年均气温每10年上升0.37度。据分析,城市化效应对这些城市气温上升的贡献率为24%至49%。尤其是对中小企业气温上升的贡献率达29%至50%,高于大城市的22%至47%。   国立气象科学院认为这是由于大城市增长停滞,中小企业的增长持续。大城市人口比率上世纪90年代为52%,达到峰值后持续呈减少势头,但中小城市的人口比率2015年和2019年达到31%,创下最高值。   中小城市持续增长导致高温天气的出现,不过此次分析结果并未考虑到人口变化之外的其他因素。若要制定具体的酷暑对策,必须对各城市绿地面积、温室气体排放分布情况以及各城市政策变化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研究。 ...

[more...]
]]>
KBS WORLD Radio Wed, 16 Aug 2023 14:23:06 +0900 科技
<![CDATA[台风“卡努”持续北上 10日晚经过首都圈]]> 韩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目前位于韩半岛南端的第六号台风“卡努”将于10日晚经过首都圈地区。 10日上午7时起,安山、水原、城南等京畿道南部地区发布台风预警;上午9时起,预警范围扩大至包括首尔、京畿道、仁川在内的首都圈全境。 台风将于10日晚9时起经过首尔,届时首尔将出现强降雨和大风。截至11日,首都圈的预计降雨量为100毫米至200毫米,风速为15米/秒。风速达到17米/秒,各种招牌将被吹落,风速达到25米/秒及以上,建筑物屋顶有可能被掀起。 首尔市将从10日晚10时起,禁止市民接近市内所有27条河川。目前首尔等首都圈地区尚未出现强降雨,不过由于台风将在晚间经过,仍需做好防范工作。 ...

[more...]
]]>
KBS WORLD Radio Thu, 10 Aug 2023 14:35:29 +0900 科技
<![CDATA[台风“卡努”登陆庆尚南道 下午抵达内陆地区]]> 韩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正在北上的第六号台风“卡努”10日上午在庆尚南道泗川市附近地区登陆。 气象厅表示,截至早6时,“卡努”在庆尚南道统营以南约100公里处海面上持续北上,上午9时许在庆尚南道泗川附近登陆。 “卡努”将在上午经过岭南内陆地区,下午经过忠清北道地区,晚9时许抵达位于首尔东南方40公里的京畿道内陆地区。 “卡努”将于明天凌晨向北韩黄海道地区移动,风力也将逐渐减弱。 台风在南海岸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速为32米/秒、时速为115千米,整个韩半岛都处于强风范围内。 在台风通过期间,南部沿海地区将有最大风速40米/秒的强风,包括首都圈在内的中部地区将有15米至25米/秒的大风。 另外,受台风携带的降雨云团的影响,江原道岭东地区将出现150毫米至300毫米的降雨,部分地区最大可达到500毫米;岭南部分地区将出现最大300毫米以上的降雨。首都圈等其他地区也将出现100毫米至200毫米的降雨。 ...

[more...]
]]>
KBS WORLD Radio Thu, 10 Aug 2023 10:36:43 +0900 科技
<![CDATA[台风“卡努”本周四登陆韩岭南地区 高温天气将有所缓解]]> 韩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据预测,台风“卡努”将于10日登陆岭南地区。受台风影响,高温天气将有所缓解,不过全国多地将出现强降雨,须提前做好防范工作。 目前第六号台风“卡努”正在通过日本冲绳东北部海面。强度为强台风级的“卡努”正向东部移动,不过7日将转向北部。 预计“卡努”将于9日经过日本九州西部,10日上午在庆尚南道沿海地区登陆。随着“卡努”转向韩半岛,济州岛和南部地区将从10日起受到影响。 由于台风带来潮湿空气,8日江原道岭东地区将出现最大200毫米以上的降雨,庆尚北道北部东海沿岸地区将出现5毫米-60毫米的降雨。9日、10日,江原道地区的降雨量最大将超过500毫米,岭南东海沿岸部分地区的降雨量将超过300毫米,京畿道南部、江原道岭西、忠清地区和湖南东部将出现150毫米以上的降雨。 台风经过韩半岛期间,岭南沿海地区的风速将达到每秒40米,江原道岭东、济州、岭南内陆最高将达到每秒35米,须做好对强风暴雨的防范工作。 济州岛海面和南海海面将出现巨浪,须注意沿岸地势较低的地区发生积涝和安全事故。 持续超过2周的酷暑天气将暂时得到缓解。气象厅表示,台风经过后气压将发生变化,未来气温存在较大波动。 ...

[more...]
]]>
KBS WORLD Radio Mon, 07 Aug 2023 12:58:25 +0900 科技
<![CDATA[韩国全国持续出现高温天气]]> 韩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韩国全国大部分地区发布酷暑警报已持续一周以上,2日也出现高温天气。    气象厅2日表示,全国180个地区中,179个地区(99.5%)目前已发布酷暑警报。   当日上午10时,受海风影响体感温度较低的白翎岛等西海五岛也发布了酷暑预警,唯有济州岛山区尚未发布酷暑警报或预警。这是2018年7月以后,韩国首次全国同时发布酷暑警报。   以城市和沿岸地区为主,夜间最低气温超过25度的“热带夜”现象也已持续数日。   2日白天,首尔和大田的最高气温为35度、江陵为37度、光州和大邱为36度等,全国各地的气温为32度到37度,炎热天气还在持续。   气象厅表示,白天高温天气导致大气不稳定,下午或出现局部强降水。京畿南部和江原南部的内陆、忠清圈和湖南的内陆以及济州岛每小时将出现30毫米左右的短时强降水,局部伴有雷电。城市和沿岸地区夜间将出现“热带夜”现象。   气象厅表示,出现高温天气是由于位于韩国上空的高气压。韩半岛上空的热带北太平洋高压和西藏高原高压从低层大气层向上堆积,因此出现了晴朗而暴热的天气。 ...

[more...]
]]>
KBS WORLD Radio Wed, 02 Aug 2023 15:17:24 +0900 科技
<![CDATA[全国多地发布酷暑警报 下午出现阵雨天气]]> 韩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上周末,韩国全国各地出现酷暑和阵雨交替的天气。 30日下午,多地出现每小时降雨量超过60毫米的暴雨,这主要是因为白天高温使得大气中的不稳定能量聚集。突如其来的暴雨导致京畿道平泽的蓄水池被淹没,首尔多地实施交通管制。 31日,全国各地白天最高温度攀升至34度左右。其中江陵、大邱、清州为35度,首尔、全州为34度。下午多地出现阵雨天气,最高降雨量达到80毫米。 目前韩半岛上空完全被北太平洋高压笼罩,中国内陆上空的西藏高压也持续扩大,影响韩半岛。两个暖高压在大气上层至下层叠加,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热穹顶。气象厅方面表示,两个暖高压引发的酷暑天气还将持续。 本轮高温预计将持续到下周,沿海和城市地区将出现“热带夜”现象。 ...

[more...]
]]>
KBS WORLD Radio Mon, 31 Jul 2023 15:29:58 +0900 科技
<![CDATA[韩气象厅:全罗北道长水郡发生3.5级地震]]> 韩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据气象厅消息,29日下午7时07分许,全罗北道长水郡以北17公里发生3.5级地震,震源深度达6千米。 在起初发布的紧急灾难短信中,利用地震纵波自动分析的震级为4.1级,震中为长水郡以北18公里,经进一步分析后调整为3.5级,震中是长水郡以北17公里。 全罗北道的仪器地震烈度为5,在全国各地中最高。“仪器地震烈度”可反映各地震感程度,5为大部分人有震感。庆尚南道、忠清南道、忠清北道的仪器地震烈度为3,庆尚北道、光州、大田、全罗南道为2。3为身处建筑物高层的人有震感、静止车辆略有晃动,2为在安静状态或建筑物高层的少数人有震感。 此次地震是今年发生在韩半岛及周边海域的第三大地震。今年韩半岛及周边海域总计发生10次3.0级及以上地震、1次4.0级以上地震、9次3.0级-4.0级地震。 中央灾难安全对策本部表示,截至30日上午6时,地震未导致人员伤亡,不过收到了四起住宅外墙等出现裂缝的建筑损坏报告以及52起震感报告。 ...

[more...]
]]>
KBS WORLD Radio Mon, 31 Jul 2023 10:42:06 +0900 科技
<![CDATA[热穹顶覆盖韩半岛 阵雨和酷暑交替出现]]> 韩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韩国内陆多地出现阵雨天气。在经历一整天的“蒸烤模式”后,突然出现短时强降雨,天气变化多端。 进入下午,白天高温积累的热量制造出阵雨云团。包括首尔在内,内陆多地出现阵雨天气,京畿道平泽地区的蓄水池曾一度被淹没。 阵雨云团规模虽小,但来势迅猛,导致内陆多地在短短的两个小时就出现了强降雨,首尔、大田等地甚至发布了暴雨警报。 由于白天热量积聚,大气不稳定,从而出现了强降雨天气。30日,根据自动观测设备的记录,京畿道安城地区的最高气温达到了38.9度,其他地区也纷纷上升至35度左右。 预计31日也将出现猛烈阵雨,避暑游客需注意天气变化。 阵雨结束后,大气中的湿度进一步上升,酷暑天气将持续。目前北太平洋高压笼罩在韩半岛上空,再加上中国内陆上空的西藏高压持续扩张,从而出现炎热天气。 两个高压在上层至下层大气中积累,形成了一个热穹顶。气象厅方面表示,若西藏高压也出现在上层大气中,干燥空气将降至地面附近,使气温上升的现象进一步增强,且两个气团叠加引起的高温现象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 气象厅预测,本周内大邱、首尔的最高温度将分别维持在35度、33度左右。沿岸地区和城市的热浪在晚间也将持续,形成“热带夜”现象。 气象厅提醒,由于酷暑、热带夜和强降雨天气近期仍将持续,应做好预防工作,防止造成损失。 ...

[more...]
]]>
KBS WORLD Radio Mon, 31 Jul 2023 09:38:00 +0900 科技
<![CDATA[韩国本轮降雨将持续到25日 湖南地区出现暴雨]]> 韩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受覆盖我国西南方至东北方上空的静止锋的影响,忠清和南部地区持续降雨。 由于静止锋移动缓慢,预计部分地区的降雨将持续到25日下午。本轮强降雨覆盖的地区狭长,因此各地的降雨强度和降雨量将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地区或出现短时强降水。 24日上午,全罗南道沿海地区的降水量为每小时20毫米。全罗北道井邑和淳昌、光州、全罗南道地区发布暴雨警报,全罗北道和忠清道南部地区、庆尚北道北部地区发布暴雨预警。 截至24日上午,全罗南道出现每小时30毫米-70毫米的集中性降雨;当天下午,庆尚道部分地区将出现每小时30毫米左右的强降雨。 截至25日的预计降水量为全罗道50毫米-100毫米、最大可超过150毫米,庆尚道地区最大80毫米。 24日白天,中部地区的最高气温将比前一天高2度-6度,其中首尔、大田为30度、光州29度,大邱31度。 ...

[more...]
]]>
KBS WORLD Radio Mon, 24 Jul 2023 10:52:41 +0900 科技
<![CDATA[许埈珥数学研究所成立 为年轻学者提供长期资助]]> 韩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以首位获得数学界诺贝尔奖菲尔兹奖的韩裔数学家许埈珥的名字命名的“许埈珥数学难题研究所”挂牌成立。研究所的宗旨是资助年轻数学家,在20年内培养出“许埈珥第二”。 去年8月,许埈珥获得数学领域的最高荣誉菲尔兹奖,成为首位获得该奖项的韩裔数学家。 借此机会推进建立的许埈珥数学难题研究所于19日挂牌成立。研究所的宗旨是资助研究、培养人才,巩固韩国数学发达国家的地位。 许埈珥表示,最近有很多优秀的年轻韩国数学家,希望为他们创造能够稳定进行长期研究项目的环境。 名为“许埈珥奖学金”的青年数学家资助项目也正式启动。许埈珥在获得菲尔兹奖之前曾获得美国克雷数学研究所的奖学金。许埈珥奖学金对标该奖学金,计划挑选3名39周岁及以下的年轻数学家,每人每年资助1.2亿韩元、最长资助10年。 该项目希望通过长期资助来保障数学家的研究独立性,在未来20年间培养出第二位菲尔兹奖得主。 许埈珥表示,只要为年轻数学家营造适宜的研究环境,相信只需10年便能取得杰出的研究成果。 许埈珥计划在学期间逗留美国,放假期间返回研究所,为培养后辈出力。 ...

[more...]
]]>
KBS WORLD Radio Thu, 20 Jul 2023 14:40:16 +0900 科技
<![CDATA[今年雨季降水量创50年新高]]> 韩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分析显示,今年雨季开始至今的雨量是同期气象观测后50年来的最高值。 自雨季开始,气象厅对上个月25日至16日的累计降水量进行分析显示:全国平均降水量为511.7毫米,是1973年全国气象观测以来的最高值,比往年同期(6月25日至7月16日)雨季全国平均降水量(238.4毫米)多出两倍以上。 韩国各地区到目前为止的平均累计降水量显示:忠清地区最多,达654毫米,湖南614毫米、岭南481毫米、首都圈420毫米、江原地区336毫米等。 据分析,忠清和湖南地区的雨季天气比往年同期多出了近3倍。据气象厅预报显示,夜间静止锋将再次增强,到19日早晨为止,以忠清和南部地区为中心将下大雨。预计到20日为止,忠清和南部地区、济州岛的降雨量将超过100至300毫米,南海岸和智异山附近、济州岛将超过400毫米。 另外,京畿南部和江原南部内陆为30至120毫米,首尔和京畿北部、江原北部地区为10至60毫米左右。 气象厅表示,在雨季尚未结束之前就已经下了大雨,气象预报预测降雨还将持续,呼吁人们注意多加防范,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

[more...]
]]>
KBS WORLD Radio Tue, 18 Jul 2023 15:48:23 +0900 科技
<![CDATA[韩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与谷歌联合举办“人工智能周” 加强合作]]> 韩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以下简称“科技部”)13日表示,将借与谷歌联合举办“2023年人工智能周”之机,展开合作、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 科技部表示,将加强与拥有全球最高水平人工智能技术的谷歌的研发合作、助力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的成长,以扩大人工智能产业的边界。 科技部计划借人工智能周的机会,扩大与谷歌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研发领域的合作。 谷歌在我国开办的“机器学习训练营(machine learning bootcamp)”的参与人数将从去年的200人扩大至500人,此前仅在海外运营、面向没有相关学位或工作经验的非专业人群的数字教育项目也将引入我国。 另外,谷歌还将从今年起运营“创业学校”项目,该项目为学生、创业者提供成功创业所需的教育,每年计划培养1000人。 与此同时,科技部计划与谷歌定期举办人工智能学术交流会议。通过该会议,国内最高水平人工智能研究团体“人工智能创新枢纽”将与谷歌人工智能专家就谷歌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交流,并推动开展共同研究。 谷歌还决定挑选7名优秀的韩国人工智能研究人员,资助他们进行关于机器学习模型最优化的研究。 另外,在人工智能周活动的最后一天,谷歌将和韩国初创企业共同召开面向大学生的就业说明会。 ...

[more...]
]]>
KBS WORLD Radio Thu, 13 Jul 2023 15:51:36 +0900 科技
<![CDATA[韩国多地出现集中暴雨]]> 韩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目前韩国全国各地降下暴雨。据预计,从13日开始,受到静止锋的影响,韩国各地将进入较长的雨季。 据KBS记者报道,11日早晨在京畿道骊州郡的隐峰交叉路口,上行线的一半道路积满雨水。每当车辆经过,泥水就会淹没道路。 11日上午,利川、骊州、江原道原州在一个小时内集中降下了60毫米左右的暴雨。由于从当天早晨开始下起暴雨,利川、骊州、原州地区均发布了暴雨警报。 此外,首都圈南部和江原道南部、忠清南道已发布暴雨警报。到12日为止,大气上层寒冷干燥的空气南下,大气下层将吸引暖空气,西海将继续形成强降雨云。因此,从11日下午到12日上午,以韩国中部地区、全罗道、庆尚北道北部为中心,每小时将出现30毫米至70毫米的强降雨。预计到12日为止,中部地区和湖南(全罗道)、庆尚北道北部的降雨量在50毫米至120毫米之间。 忠清道南部和全罗北道大部分地区的降雨量在200毫米以上。忠清道北部和全罗南道、庆尚北道北部大部分地区的降雨量在150毫米以上。此外,庆尚北道一带的降雨量为20毫米到80毫米,江原道东海岸和庆尚南道、济州岛的降雨量为5毫米至60毫米,集中暴雨的特点为各地区降水量偏差较大。 从13日起,受静止锋的影响,在一片狭窄的地区内将正式出现长时间的梅雨天气。气象厅分析认为,从13日到16日,静止锋将停留在韩国上空,韩国将出现不同于迄今为止因低气压通过后而出现的降雨现象。 由于韩国多地降下大雨,地基变得脆弱,有关部门要求做好准备,以免因梅雨而造成的损失扩大。 ...

[more...]
]]>
KBS WORLD Radio Tue, 11 Jul 2023 15:41:20 +0900 科技
<![CDATA[韩自动航行集装箱船成功行驶1500公里 躲避9000余个障碍物]]> 韩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韩国造船业正在研发大型船舶的自动航行技术。最近,一艘大型集装箱船通过自动航行系统,成功从庆尚南道巨济行驶1500公里、抵达台湾。 一艘可装载1.5万只集装箱的大型船舶横渡南中国海,船舶安装的海面探测雷达可对半径50公里范围进行全天候探测,确认是否存在障碍物。 若障碍物进入1.8公里以内,方向舵会自动操控船舶进行躲避。这艘大型船舶在6天的时间里行驶了1500公里,从庆尚南道巨济造船厂出发,顺利抵达台湾高雄港。 在航行过程中,船舶90次绕开其他船只,躲避了9000余个海上障碍物。船舶航行系统自主决定了包括转向、速度操控、发动机功率等在内的所有流程。 三星重工自动航行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表示,从这次航行结果来看,船只的躲避路线与由熟练导航员决定的路线高度一致,重合度达到92%。 船舶自动航行系统与雷达、人造卫星GPS信号、自动定位设备连动,每5秒确认并修改一次位置。陆地基站也可通过5G通信网络远程操控船只,目前距离为300公里的远程操控取得了成功。 三星重工7年前开始研发船舶自动航行技术,2020年首次在小型船舶上运用,去年一艘9200吨级的船舶自动航行了950公里。 业界期待,自动航行船舶更少地受到海上恶劣条件的影响,可减少航行所需人手,为海上物流带来变革。作为全球造船业强国,韩国正朝着制定船舶自动航行国际标准的方向前进。 ...

[more...]
]]>
KBS WORLD Radio Mon, 10 Jul 2023 14:29:12 +0900 科技
<![CDATA[韩梅雨暂停 庆尚南海岸发布酷暑警报]]> 韩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截止到27日早晨,雨云在韩国江原道和庆尚北道地区带来强降雨,不过目前已经消散,重现晴朗天空。 26日、27日经过韩国并造成强降雨的低气压将静止锋带到了南部地区。 此前随着静止锋北上,济州岛截至目前的降雨量最高达到400毫米以上,江原道和忠清道以及南部地区也降下了将近180毫米的雨水。大雨集中在小片区域,造成了损失。 忠清北道忠州26日下午在一个小时内出现了超过60毫米的强降雨,当地气象部门还发布了暴雨预警和山体滑坡预警。降雨一直持续到当晚,导致施工现场沙土外泄、老旧筑台倒塌。 27日,全国除南海岸外的大部分地区停止降雨。全罗南道和庆尚南道的南海岸、济州岛地区的降雨将持续到28日凌晨。未来几天济州岛的降雨量将达到30毫米-100毫米,多地降雨量将超过150毫米;全罗南道和庆尚南道还将出现10毫米-60毫米的降雨。济州岛、南海岸个别地区将出现伴有雷电强降雨,每小时降雨量在30毫米左右。 据悉,雨云消散的庆尚北道、庆尚南道北部、江原道东海岸发布了酷暑警报。气象厅表示,随着梅雨季的静止锋南下,体感温度将暂时升高,不过特别气象警报的时间不会太长。 28日,济州和南海岸的梅雨将停止,但冷空气南下导致大气层结不稳定,全国各地将会出现降雨天气。 ...

[more...]
]]>
KBS WORLD Radio Tue, 27 Jun 2023 15:11:32 +0900 科技
<![CDATA[韩运载火箭“世界”号发射满月 卫星正常运行]]> 韩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韩国自主研发运载火箭“世界”号发射卫星至今已有一个月。在八颗卫星中,除一颗外,其余均按计划在轨道中正常运行。另外,下一代运载火箭的研发工作正式启动。 研究人员在过去一个月间持续与“世界”号发射的下一代小型卫星2号通信,检查其功能。研究人员表示,目前卫星处于最佳状态,将在经过进一步的稳定工作后,于8月中旬按计划执行地球观测任务。 韩国科学技术院人造卫星研究所下一代小型卫星2号项目负责人张泰圣(音)表示,火箭极为精准地将卫星送入了轨道,卫星在分离初期会旋转,旋转率数值也十分稳定。 立方体卫星中的一颗未能成功分离,其余三颗则正常完成了观测太空天气的准备工作。 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对“世界”号的飞行信息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分析,结果显示,飞行轨迹、姿态和包括发动机在内的所有发射任务系统均按设计正常运行。 “世界”号今后还将发射三次,下一次是2025年。在此期间,向民间企业的技术转移工作将同时进行。 另外,下一代运载火箭的研发工作也迈出了第一步。与装有四个75吨发动机的“世界”号不同,下一代运载火箭将安装五个100吨发动机,性能将得到大幅提升。 韩国航空航天研究院下一代运载火箭研究负责人朴昌秀(音)表示,目前正在设计到2040年负责我国太空探索和卫星发射工作的运载火箭,短期目标是到2032年实现登月。 航天产业发达国家已实现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的商业化,韩国与这些国家在技术方面仍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如何通过推动民间航天产业发展来缩小技术差距是一个有待解决的课题。 ...

[more...]
]]>
KBS WORLD Radio Mon, 26 Jun 2023 13:44:34 +0900 科技
<![CDATA[韩高温天气19日触顶 20日起降雨]]> 韩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韩国高温天气持续,首尔和大田的最高气温攀升至35摄氏度。本轮高温19日“触顶”,20日起将伴随降雨过程逐渐回落。 首尔、京畿道光明和果川等地连续第二天发布高温预警,光州、全罗南道丹阳和春川等地连续第三天发布高温预警。 受越过白头大干山脉而下的东风的影响,本轮高温在19日达到高峰。当天,首尔、大田、光州的最高气温达到35摄氏度,春川为34摄氏度,忠清南道天安为33摄氏度,西部地区也均超过30摄氏度。 20日起,伴随着降雨过程,高温将逐渐回落。本轮降雨将于20日上午首先出现在济州岛,随后逐步扩大至忠清地区和南部地区。济州的降水量预计为10毫米-40毫米,忠清南道和南部地区为5毫米-20毫米。 21日,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将出现降雨。不过梅雨前锋尚停留在日本南部地区,暂时不会对韩国造成影响。 本轮降雨结束后气温将再次攀升,预计周末气温将达到30摄氏度左右。 ...

[more...]
]]>
KBS WORLD Radio Mon, 19 Jun 2023 15:00:33 +0900 科技
<![CDATA[首尔发布今年首个高温预警 本轮高温19日触顶]]> 韩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18日,包括首尔在内的首都圈地区发布了高温预警,19日的气温则进一步升高。 首尔市发布了今年首个高温预警。18日,当地最高气温达到了32.6摄氏度,为今年最高纪录。 炙热的阳光使在工地等户外场所工作的人员更加辛苦。一名施工现场的负责人表示,天气突然一下子热起来,很累。平时工作一个小时休息10分钟,今天需要休息15分钟、甚至20分钟。 包括首尔在内的首都圈地区、江原道和湖南等内陆地区纷纷发布了高温预警。 本轮高温将在19日达到高峰,包括首都圈在内的中部地区、湖南地区的最高气温将升至34摄氏度左右。由于高气压改变了风向,越过白头大干山脉而下的东风将进一步提升西部地区的气温。 炎热天气下,尤其需要注意健康管理。预测认为,今年温热病致死情况将较去年至少提前一个月发生。另外,截至17日(上周六),温热病患者已累计达到104人,较去年同期多20人。 在高温天气持续的情况下,应尽量避免在日晒强烈的下午外出。外出时应佩戴遮阳帽或使用阳伞,并经常饮水。在户外场所和温室内工作的人员应格外留意健康。 本轮高温将从20日起逐渐回落。 ...

[more...]
]]>
KBS WORLD Radio Mon, 19 Jun 2023 10:15:02 +0900 科技
<![CDATA[韩国拟对标波士顿 打造数字生物制药产业集群]]> 韩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韩国计划对标波士顿,打造企业、研究机构和高校聚集的生物制药产业集群。 波士顿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汇聚了跨国制药和生物企业、研究机构、初创企业和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等主要高校,形成了强大的协同效应,引领着美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今年4月韩国总统尹锡悦在访美期间曾专程造访。 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1日在尹锡悦的主持下召开尖端产业全球集群战略会议,就包含上述内容的《数字生物制药基础设施建设方案》做报告。 根据报告,政府将推动展开“波士顿-韩国项目”,通过国内优秀研究机构与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等波士顿领先研究机构间的共同研究项目,开发数字生物制药创新技术,培养核心人才。 具体方案包括,将波士顿生物制药集群的系统、资本与韩国洪陵生物制药集群的技术相结合,构建全流程技术商业化模式;结合哈佛-麻省总医院的系统与韩国科学技术院的人才,开发韩国型融合教育项目;结合麻省理工学院的技术与首尔大学附属医院的数据,开展基于数据的融合研究等。 为奠定数字生物制药的发展基础,政府首先决定新设生物制药特色人工智能研究生院系,并在医学院开设医疗人工智能正规课程。 政府还将对标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合作的医学家培养课程(HST,Heal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基于医学院和工程学院、医疗界和科技界的紧密联系,培养世界级医学家。 另外,政府将对数字生物制药所须尖端设备的构建和运用提供支援。具体包括构建国家级生物制药代工网络、研发数字生物制药研究所须的超高性能计算机、构建研究设备共享和运用支援中心等。 政府计划在此基础上执行“数字生物制药七大研发引领项目”,包括可预测蛋白质结构的人工智能DeepFold,通过人工智能诊疗、监测痴呆症患者和自闭症患者的MyDoctor24,运用GPT等语言生成型人工智能对抑郁、压力等进行管理的心灵健康应用程序等。 ...

[more...]
]]>
KBS WORLD Radio Thu, 01 Jun 2023 15:56:31 +0900 科技
<![CDATA[“世界”号携带的新一代小型卫星2号再次与地面站进行双向通信]]> 韩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25日韩国运载火箭“世界”号抵达太空轨道后,其上搭载的卫星是否顺利入轨备受关注。    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发布了卫星与地面站进行双向通信的有关结果,主卫星下一代小型卫星2号和其他卫星陆续与地面站成功进行了双向通信。   “世界”号发射升空后,罗老宇航中心的工作人员齐声欢呼,共同见证了长时间努力所取得的成果。   “世界”号搭载的八颗卫星当晚依次在550公里处的太阳同步轨道被送出。八颗卫星当中,最重要的一颗为实用卫星下一代小型卫星2号。“世界”号发射40余分钟后的当晚7时07分许,南极世宗基地首次接收到下一代小型卫星2号发出的固有识别信号。7时58分许,下一代小型卫星2号首次与大田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地面站成功进行双向通信。截至26日清晨,下一代小型卫星2号又先后七次与大田地面站和海外地面站进行双向通信。   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表示,通过双向通信检查了卫星的姿态和信号收发功能、数据处理和太阳电力生成功能等,已确认全部正常。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大型公共研究政策官赵善学表示,在今后的七天期间将持续检查卫星的状态,并将展开视频雷达天线,稳定下一代小型卫星2号的姿态。   科技部表示,韩国天文研究院制造了四颗立方体卫星,其中两颗立方体卫星的双向通信取得成功,其余两颗仍处在尝试双向通信的状态。在企业制造的三颗立方体卫星中,两颗卫星通过接收信号确认了卫星的位置,其余一颗正在试图与其进行通信。   科技部表示,最重要的卫星下一代小型卫星2号已与地面站成功进行双向通信,其余的卫星也将顺利执行双向通信任务。   已确认正常运作的下一代小型卫星2号将于今后两年期间在太阳同步轨道执行任务,每天围绕地球旋转15圈。 ...

[more...]
]]>
KBS WORLD Radio Fri, 26 May 2023 13:25:39 +0900 科技
<![CDATA[“世界”号结束飞行任务 卫星正常入轨]]> 韩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韩国自主研发的运载火箭“世界”号25日顺利完成第三次发射。这是“世界”号首次搭载实用卫星,卫星被成功送入目标轨道,“世界”号也完成了此次飞行任务。    政府评价称,“世界”号的成功发射将成为韩国航天产业的转折点。   “世界”号发射升空后,罗老宇航中心的工作人员齐声欢呼,一同见证了长时间努力所取得的成果。工作人员们的脸上既带有紧张,同时也充满了自豪感。   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强调,“世界”号成功完成发射任务再次展现了韩国航天产业的可能性。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长官李宗昊表示,“世界”号发射取得成功不仅确保了其自身的可靠性,也再次证明了我们提供发射服务、进行各种卫星运用和太空探索等的可能性。   尹锡悦总统在龙山总统室观看了“世界”号的发射场面。他说,这是宣告我国跃升为“世界七大航天强国”的一次壮举。尹锡悦表示,航天科技主导所有产业的发展,我认为这一次将极大地改变世界对我国尖端科学技术的看法。   此次“世界”号搭载的八颗卫星中,七颗卫星准确入轨550公里处的目标轨道。另外一颗用于观测太空气象的“SNIPE”卫星还需再观测一段时间,才能最终确认是否成功入轨。南极世宗基地已成功接收“世界”号搭载的下一代小型卫星2号发出的信号。 ...

[more...]
]]>
KBS WORLD Radio Fri, 26 May 2023 09:07:14 +0900 科技
<![CDATA[韩政府:“世界”号第三次发射顺利结束 主要卫星信号接收成功]]> 韩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长官李宗昊表示,韩国型运载火箭“世界”号(KSLV-II)成功发射,并将卫星送入了预定轨道。 此次发射的目标是将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人造卫星研究所研发的下一代小型卫星2号等八颗实用卫星送入轨道。 李宗昊25日在位于全罗南道高兴的罗老宇航中心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为确保独立太空运输能力而自主研发的“世界”号火箭的第三次发射在国民的关心和声援之下圆满结束。 李宗昊还表示,“世界”号搭载的下一代小型卫星2号和六颗立方体卫星正常与火箭分离,不过组成SNIPE星座中的一颗卫星是否成功射出仍需一些时间确认。 政府将于26日上午11时公布卫星是否正常运作。 ...

[more...]
]]>
KBS WORLD Radio Thu, 25 May 2023 20:20:23 +0900 科技
<![CDATA[“世界”号25日下午第三次发射 ]]> 韩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韩国运载火箭“世界”号将于25日下午进行第三次发射。有关人士表示,经过连夜检查,解决了氦供给阀的通信异常问题。 “世界”号24日因氦供给阀通信异常而中断发射。发射管理委员会25日上午11时召开会议并表示,经检查,发射并无问题。 “世界”号的发射时间为下午6时24分。发射工作人员表示,发现通信问题后连夜展开排查,25日凌晨找到故障原因并予以修复。 “世界”号将正式启动填充氦、注入燃料和氧化剂的工作,准备发射。所有准备工作结束后,“世界”号将从发射前十分钟起进入由发射自动控制系统进行的倒计时。 “世界”号发射后2分零5秒起将先后进行第一级箭体分离、整流罩分离、第二级箭体分离。此后,“世界”号将以每秒7.6公里的速度飞行至送卫星入轨的高空550公里。发射后13分零3秒起,“世界”号将先后分离下一代小型卫星2号等八颗卫星,每次间隔20秒。 发射结果预计于当晚8时左右出炉。 ...

[more...]
]]>
KBS WORLD Radio Thu, 25 May 2023 14:45:07 +0900 科技
<![CDATA[“世界”号发射管理委25日上午开会 决定是否继续发射]]> 韩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韩国运载火箭“世界”号的第三次发射是否继续进行将在25日上午得出结论。 “世界”号原定24日下午6时24分进行发射,但在发射前两个小时因技术问题而中断。 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和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25日上午11时召开发射管理委员会会议,敲定并公布是否继续进行发射。 科技部第一次官吴泰锡24日公布了推迟发射的决定。他表示,在操控地面低温氦供给阀的过程中发现了问题,发射操控计算机与发射台设备操控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存在异常。 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有关人士表示,如果具体问题与我们推测的一致,那么很有可能在上午就能解决。不过如果是其他问题,则有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韩国型运载火箭开发项目本部长高廷焕(音)表示,若25日上午能够解决问题,将考虑在下午6时24分进行发射。 第三次发射的窗口期截至5月31日。 ...

[more...]
]]>
KBS WORLD Radio Thu, 25 May 2023 09:31:01 +0900 科技
<![CDATA[韩自主研发运载火箭“世界”号发射延期]]> 韩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原定于24日下午进行的韩国型运载火箭“世界”号的第三次发射被延期。    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和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表示,24日下午3时30分许,在地面低温氦罐的充电过程中发现异常,因此取消了发射计划。   科学技术信息部第一次官吴泰锡表示,发射台和相关电脑出现信号发送异常,但发射体本身没有问题,因此将保持其直立状态。有关部门将分析问题原因并寻求解决方案。   据透露,目前尚未确定韩国型运载火箭“世界”号是否可以进行发射。科学技术信息部将在考虑各种因素后召开发射管理委员会会议,公布是否可以进行发射。   此前,发射管理委员会已于24日下午2时确定“世界”号运载火箭的发射时间为当天下午6时24分。 ...

[more...]
]]>
KBS WORLD Radio Wed, 24 May 2023 16:30:29 +0900 科技
<![CDATA[“世界”号出现技术性问题 发射管理委紧急开会]]> 韩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距离“世界”号运载火箭第三次发射的预定时间还有约三个小时,但在发射准备过程中出现了技术性问题。    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和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24日表示,下午3时35分在“世界”号发射准备过程中出现了技术性问题,已召开发射管理委员会会议。   发射管理委员会此前已敲定将于当天下午6时24分发射“世界”号,因此原定从下午3时40分许开始进行约两个小时的燃料和氧化剂等推进剂填充作业,但随着准备过程中出现问题,相关作业已中断。   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表示,目前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研究人员正在调查详细原因,在确认具体情况后召开记者会。   去年进行“世界”号第二次发射时,由于强风和传感器异常等,发射时间两度被推迟。 另外,第三次发射的备选时间为25日至31日。 ...

[more...]
]]>
KBS WORLD Radio Wed, 24 May 2023 16:17:12 +0900 科技
<![CDATA[“世界”号出现技术性问题 发射管理委召开会议]]> 韩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和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24日表示,当天下午3时35分,在“世界”号发射准备过程中出现了技术性问题,已召开发射管理委员会会议。    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表示,目前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研究人员正在调查详细原因,将在确认具体情况后召开记者会。 ...

[more...]
]]>
KBS WORLD Radio Wed, 24 May 2023 16:04:29 +0900 科技
<![CDATA[韩“世界”号运载火箭发射进入倒计时]]> 韩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韩国自主研发的运载火箭“世界”号预定24日进行第三次发射。与搭载模拟卫星以验证性能的第一和第二次发射时期不同,在第三次发射中,“世界”号将首次搭载实用卫星。    发射管理委员会下午1时30分起召开会议,基于最终检验结果就是否发射进行了讨论,最终敲定“世界”号的发射时间为24日下午6时24分。   气象厅表示,“世界”号发射场所在的全南高兴郡蓬莱面罗老宇航中心一带的天气情况良好,不会对发射造成影响。   “世界”号23日被运离组装楼,随后被竖立在发射台上。截至目前,发射体状态和准备工作一切顺利。   随着发射时间被确定,现场开始进行“世界”号燃料和氧化剂填充作业。从发射十分钟前开始,将由发射自动运行系统推进发射流程。发射前,待一级发动机助推力达到300吨时,“世界”号将开始飞向太空。为安全起见,发射时罗老宇航中心附近和“世界”号飞行路径所覆盖的海上和空中等将临时受到交通管制。   包括主搭载卫星——下一代小型卫星2号在内,“世界”号共搭载了八颗卫星。这也是“世界”号首次搭载实用卫星。   “世界”号发射13分钟零3秒后,将在高度550公里处以20秒为间隔依次分离八颗卫星,至此,“世界”号也将完成此次发射使命。   若按照预定计划进行发射,预计24日晚8时左右将可初步公布发射是否取得成功。 ...

[more...]
]]>
KBS WORLD Radio Wed, 24 May 2023 15:29:47 +0900 科技
<![CDATA[“世界”号24日进行第三次发射 ]]> 韩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 ...

[more...]
]]>
KBS WORLD Radio Wed, 24 May 2023 09:39:15 +0900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