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时间和地点 |
![]() |
---|---|
各国代表 |
|
会议结果
未能发表共同文件,以主席摘要(Presidential Summary)的形式宣布与会各方就举行下一轮会谈达成共识。
主要争论问题
美国:主张“北韩先弃核”,并“拒绝双边会谈”
- 北韩以“完全、可核查、不可逆地弃核(CVID)”方式首先放弃核开发计划,然后才能讨论安全保障和政治经济问题。
- 拒绝与北韩就核问题举行双边会谈,北韩只有先采取弃核措施,才能举行关系正常化会谈。
北韩:强调“同时行动”
- 北韩原则上同意无核化,北韩称由于美国采取“对北韩敌对政策”,北韩是为了自卫而获取核遏制力。
- 美国放弃“对北韩敌对政策”是解决核问题的关键。北韩要求美国签署互不侵犯条约、建立外交关系、解除经济封锁。
- 必须以“同时行动”解决核问题。
北韩(冻结) | 美国(补偿) |
---|---|
北韩宣布放弃核计划,作出“冻结”和“补偿”承诺 | |
冻结核设施与核物质/ 准许监督和核查 | 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中除名 取消对北韩的制裁、封锁 增加粮食援助 提供能源(相当于200万kw) |
导弹问题达成妥协(保留试射,停止出口) | 北韩美国、日本建交 |
废除核设施 | 建设轻水反应堆 |
中国:认定“北韩要求的合理性”,主张“北韩与美国进行双边对话”
- 北韩提出的“签署互不侵犯条约,与美国关系正常化,与其他国家建立贸易关系”是正当和合理的要求,互不侵犯条约需通过双边对话解决。
- 韩半岛无核化和北韩的安保忧虑需同时解决。
※ 中国在第一轮会谈中,成功地担任了居中调解的角色。
韩国:提出“同时行动”方式
- 切实落实6.15共同宣言,愿向北韩持续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 以一揽子妥协方式解决核问题,提出“同时行动”方式。
各国的评价
北韩美国持不同看法
- 在第一轮会谈中,北韩美国意见分歧,各自持不同看法,与会国同意举行下一轮会谈。
北韩提出“六方会谈无用论”
- 在会谈结束的第二天(8月30日),北韩外务省发言人称:“六方会谈是‘纸上谈兵’。‘百害无益’, 对六方会谈不再感兴趣。”
美国国内强硬派占优势
- 对于六方会谈结果,美国白宫和国务院认为“有成果”,但美国国内强硬派则对会谈结果持否定看法。
- 美国新闻媒体并未深入研讨分析六方会谈,却强调北韩外务省发言人于8月30日提出的“六方会谈无用论”,主张应对北韩采取强硬措施。
中国:敦促美国向前看
- 对于北韩方面的发言,中国认为可说服北韩并予以调整;对于美国的对北韩政策,中国进行了批评。
- 六方会谈中国代表团团长王毅认为核问题的最大障碍是“美国的对北韩政策”,敦促美国持向前看的态度,制定能够说服北韩的有关方案。